家校社协同育人破解“五项管理”瓶颈
2021-07-21 11:08 袁川 赵利平  贵州日报

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“抓好中小学生作业、睡眠、手机、读物、体质管理(简称‘五项管理’)”,推进“五项管理”的有效治理,需要剖析“五项管理”的本质属性、责任主体、实施过程与持续保障,形成家校社协同共育共治,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。

家校社协同育人彰显着“五项管理”的本质内涵,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。“五项管理”不仅切口小,重点在于方向准,关键在于以小定方向,以小见责任,以小看情怀。在“五项管事”中,手机管理不是没收手机,而是学校、教师、家长、学生以及社会各届共同协商并相互配合,形成切实可行的手机使用规则并监督执行;作业管理不是取消作业,而是要创新作业的内容与形式,突出家校社协同育人,注重学以致用、活学活用;睡眠是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必然要求,仅凭学校和教师之力,实难取得治理成效,需要社会、家庭、学校和教师多方联动;读物管理不是片面对中小学生阅读对象设置堵点和界限,而是注重培养中小学生对读物的辨识、选择和兴趣;体质是人生之基础,体质管理要求学校、社区、家庭把强化体育锻炼、体育课、生产实践、户外活动、生活劳动作为一项重要抓手,积极推进体质锻炼项目建设,使中小学生在锻炼中享受乐趣、提升意志以及增强体质。做好“五项管理”,家庭、学校、社会和教育管理部门都有责任,这是对我国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精准研判,是对中小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科学把握。

家校社协同育人明确了“五项管理”的主体责任,提高了工作的精准化水平。“五项管理”关键在管理目标要明确具体,切实改变教育过程中“学校教育家庭化、家庭教育社会化、社会教育学校化”的失位现象,以立德树人为统领,构建家庭、学校和社会相互衔接的协同育人机制,共同承担起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。从“五项管理”的专业性上说,学校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,在“五项管理”中发挥着主渠道、主阵地作用。此外,家校社协同推进“五项管理”的真正落实,需要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,主动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,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与责任意识,提高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精细化水平。

家校社协同育人贯穿于“五项管理”的实施过程,致力于推进社会教育的深度变革。把家校社协同育人贯穿于“五项管理”实施过程,需要推进社会教育的深度变革,强化校外培训机构的有效治理,让校外培训机构回归育人初心,明确自身的社会角色和教育责任,为中小学生搭建个性化成长空间。需要明确的是,校外培训机构不能行学校之能,更不能对学校教育工作加工加码,这些都需要政府的监管和社会的引导,更需要家庭教育的支持与配合。在“五项管理”实施过程中,需要正确处理好家庭教育、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关系,明确责任意识和社会分工。

家校社协同育人有利于“五项管理”的常态督导,深化了基础教育质量评价范围。要在基础教育领域营造落实“五项管理”的社会氛围,推进工作要求落实到位,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,把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规范化、制度化。“五项管理”常态督导深化了基础教育质量评价范围,落实了家庭、学校和社会的主体责任,工作中实施常态明查与核查暗访相结合,对工作疏忽和整改不力的责任主体要进行约谈、通报和问责。将“五项管理”纳入基础教育质量评价范围,需要各地建立“五项管理”监测平台,完善家庭、学校和社会“五项管理”日常监测评价机制,深入推进“五项管理”的考察评估,通过遴选一批家校社协同落实“五项管理”典型案例,加强宣传推广,充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,制定出台“巩固深化五项管理长效机制”实施方案,深化基础教育质量评价内涵,推进“五项管理”常态化发展。


关闭窗口

地址: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高新路115号贵州师范学院
电话:0851-85840709  邮编:550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