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:“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,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,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,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。”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复杂的系统工程,需要促进各类监督贯通融合,从而实现监督职责再强化、监督效能再提升,为依法治校、实现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、持续推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。
紧紧围绕“两个维护”,胸怀“两个大局”,心系“国之大者”,围绕高校“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”等任务,全面加强政治监督;牢固树立加强监督是本职、疏于监管是失职、不会监督是不称职的理念,紧盯“关键少数”、关键节点、关键岗位和关键领域,不分神、不散光,一以贯之细化日常监督。建立健全决策、执行、监督制度体系,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,建立规范性文件审查与清理机制,协助和督促学校开展“废改立”工作,定期进行规范性文件清理。实行责任清单管理模式,推动责任人员知责于心、担责于身、履责于行,进一步明确党委主体责任清单、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清单、班子成员“一岗双责”责任清单、纪委监督责任清单,党委工作部门、党总支、党支部和党小组的责任清单,及时跟进监督、精准监督、全程监督。梳理编制各部门岗位“微小权力”风险防控清单,构建“小微权力”监督责任体系,建立“微小权力”风险防控机制。制定完善重大监督事项报备制度,进一步规范重大事项的程序设计、实施落实、事后管理等环节的风险防范。切实做到立足管好关键人、管到关键处、管住关键事、管在关键时,让监督常在、形成常态,不断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。
切实处理好双重领导的关系,处理好集中统一领导和主动作为的关系,工作实践中要瞄着问题去、追着问题走,带着问题干,通过座谈交流、个别反映、主动摸排等途径,紧紧围绕国家重视、社会关心、学校关注、师生关切的重点问题,针对选人用人、基建后勤、职称评定、招生考试、评先选优、科研经费等重大事项监督,从定期定点检查向灵活多变的方式转变,做到机动检查、多角度审查、多方位监督。统筹推进政治监督活页“活字典”建设,从个别中发现一般,从一般中找出重点,实行动态管理、实时更新,将政治监督活页作为党内政治生态分析研判、开展专项监督检查、巡察监督的重要依据、重要抓手和重要参考。用好领导干部廉政档案这个廉情“记录仪”和廉洁“身份证”,多维度为领导干部“政治画像”、开展立体式“望闻问切”,实现领导干部监督无盲区、全覆盖、全方位,明确专人负责和动态维护更新,确保安全性、完整性、规范性。坚持巡视巡察上下联动,充分发挥巡察“探照灯”和“显微镜”作用。在校党委的领导下,由纪检、党办、组织人事、审计、计财等部门联合组成巡察小组,对二级学院开展校内巡察工作,注重从大处着眼、小处着手,提升以点带面的工作能力,从个案辐射到全局,挖掘梳理出个性、共性问题,不断提升巡察工作质效。
按照我省纪检监察系统“能力建设三年规划”和2021年规范化法治化建设年的相关要求,加强健全高校纪检监察机构,配好班子、建好队伍,利用巡察监督、专项检查、挂职锻炼等途径,加强干部监督业务培训和实践锻炼,提升监督执纪问责的看家本领。有效整合纪委委员、纪检专职干部、纪检委员、特邀监督员、廉情监测站站长、院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等力量,通过参加各类学习培训、交叉检查、业务大比武,以学习力带动工作力,不断强化纪法意识、纪法思维、纪法素养,带头提高政治判断力、政治领悟力、政治执行力,自觉接受最严格的约束和监督。聚力发挥协助引导推动功能,完善高校纪检监察机构与多部门联席协作机制,加强不同监督人员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,构建衔接紧密的高校权力监督网,进而压缩“模糊地带”。强化协调推进,学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,全校师生广泛参与,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监督力量,构建形成校内校外系统集成、协同高效的监督工作新格局,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高校每条战线、每个领域、每个环节,维护好学校上下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,提供高校立德树人事业健康发展的生态环境。